澳门广东会·(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澳门广东会·(中国区)有限公司官网

索菲亚沙发
作者:澳门广东会网 发布时间:2025-03-15
 叶永烈先生是我国科幻历史上极有影响力的名家,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影响了几代人。其中,他以侦察英雄“金明”为主角创作的“金明系列惊险科幻小说”,将侦探□□□□、反敌特□□□、高科技等元素引入科幻创作,既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又多有引领创新之处,在当时偏重于少儿科幻和科普型科幻的环境中,颇具新意和前瞻性,影响广泛。在叶先生逝世之际,我们特别选登该系列中的《奇人怪想》,以为纪念。  那一年,国际火山研究所

  叶永烈先生是我国科幻历史上极有影响力的名家,很多作品脍炙人口,影响了几代人。其中,他以侦察英雄“金明”为主角创作的“金明系列惊险科幻小说”,将侦探□□□□、反敌特□□□、高科技等元素引入科幻创作,既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又多有引领创新之处,在当时偏重于少儿科幻和科普型科幻的环境中,颇具新意和前瞻性,影响广泛。在叶先生逝世之际,我们特别选登该系列中的《奇人怪想》,以为纪念。

  那一年,国际火山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预言,多年没有喷发过的阿里阿斯火山,将在7月8日上午九时爆发。

  阿里阿斯火山位于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阿里阿斯岛。这个岛上只住着百来户渔民和农民,他们听从科学家们的劝告,在一星期前都陆续离开了阿里阿斯岛。

  科学家们真可以称得上料事如神。果线分,阿里阿斯山顶突然喷出了黑褐色的浓烟,那烟柱直插碧空,高达三千多米!

  紧接着,从火山口裂罅中,涌出了火红色的熔岩。那熔岩在小岛上奔突,纵横驰骋,吞噬了小屋,吞噬了田野,吞噬了树木。

  入夜了,小岛上一片火红。熔岩还在那里不断奔腾。前面的熔岩凝固了,后面的又涌了上来,覆盖在上面。

  过了一个月之后,国际火山研究所的专家们宣布,阿里阿斯岛上㊣已经太平无事,居民们可以重返故土了。专家们说,阿里阿斯火山下一次喷发,要在170年以后。

  居民们都很相信科学家的话——因为他们如此准确地预言了这次火山爆发的时间,当然他们也一定很准确地预言下一次火山爆发的时间。

  居民们踏上小岛,小岛面目全非。到处弥漫着热气和刺鼻的硫黄味儿。尽管最近接连下雨,但是岛上的热气依旧未消。小屋只剩几根焦黑的木柱,有的连影子都不见了。青草不见了,树木不见了,飞鸟也不见了。

  国际火山研究所的几位科学家跟随居民们一起来到阿里阿斯小岛。他们前来调查这次火山爆发后的情况。

  科学家们穿着用玻璃纤维织成的防火衣□□□、防火鞋□□□、头戴透明的钢化玻璃面罩,朝着火山口走去。他们越走越热,浑身汗流浃背。尽管火山爆发已经一个来月了,脚下的土地依旧滚烫。

  就在他们准备往回走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奇迹:地上,留着巨大的脚印!这脚印是长方形的,五个脚趾也是长方形的。每个脚印,大约有写字台的桌面那么大!看这脚印的方向,是朝火山口走去吧。

  这是什么脚印?如果说是人的脚印吧,即使身高三米的人,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脚;如果说是动物的脚印吧,那脚印的形状分明像人的脚印,何况即使是动物,也没有这么大的脚印。

  过了几天,科学家们调来了一架直升机。他们坐在直升机里,低空飞行,沿着脚印追踪。哟,那脚印竟然一直走到火山口!

  有人说:“这是宇宙人的脚印!大约是阿里阿斯火山爆发,引起了其他星球上的宇宙人的注意。他们驾驶宇宙飞船,来到小岛上考察。”

  马上有人反驳:“在阿里阿斯火山爆发的那些日子里,阿里阿斯岛上空别说是没见到过宇宙飞船和飞机,就连鸟儿也不敢飞近!”

  又有人说:“这是野人的脚印!在阿里阿斯岛上,可能有一种野人或猩猩□□、猿,他们见到火山爆发,很惊奇,想跑到火山口看看。”

  这种说法也立即遭到反对:“阿里阿斯小岛只有十几个平方公里,那里的居民世世代代居住,从没看到过有什么野人或猩猩□□□□、猿。即使有的话,脚印那么大,他们起码高达十几米,怎么可能呢?”

  还有人说:“这是火山人的脚印!火山人是一种生活在火山中的特殊的人。当火山爆发时,他从地下钻出来,到外面散步,然后又钻进地下了。”

  阿里阿斯小岛上的脚印之谜还没有弄清楚,这年冬天,在南极洲那白茫茫的冰雪上,又出现轰动世界的奇闻。

  南极洲是很有趣的地方,这里的夏天从早到晚全是白天,而在冬季则昼夜全是伸手不见五指。南极洲是一个诱人的科学迷宫。这里风景奇特,到处是巨大的冰川和嶙峋的冰块。这里的动物——企鹅□□□□、海豹□□□、贼鸥,格外引人喜爱。这里海中生活着美味的磷虾□□、南极鲤□□、南极鳕。

  每当夏季来临,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上千名科学家,群集这里,探索着南极的奥秘——南极的气候□□□□、南极的磁场□□□、南极的动物□□□、南极的岩层□□□□、南极冰下的湖□□、南极的矿藏……然而,每当冬季来临,这里成了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方。除了几十个在这里值“夜班”的科学家之外,考察队都纷纷撤走了。

  冬季,暴风雪不断袭击这里,气温下降到-70℃。科学家们只能躲在科学考察站内过冬,没有人在这时候敢于向南极深处挺进。

  然而,科学家们在科学考察站附近,居然发现陌生的脚印:这脚印大得出奇,长方形的,朝着南极腹地走去!

  在闪光灯的帮助下,科学家们拍下了这些奇特的大脚印的照片。他们还巧妙地在脚印里刷了一层薄薄的油,再往里倒水。水一倒进去,立即冻成了硬邦邦的冰。由于事先刷了一层油,脚印中的冰没有与冰天雪地的冰连接在一起。他们从脚印里整个儿取出了冰,用雪橇运回㊣科学考察站一看,放在雪橇上的是一只冰做的巨足!

  科学家们用尺仔细量了脚的大小:长103.5厘米,宽37.1厘米。奇怪的是,脚底板上长着许多长长的刺刀般的东㊣西,看上去像一双跑鞋鞋底的长钉。

  撒哈拉大沙漠纵横千里,一片黄沙,又干又热,人称“不毛之地”。在那里,可真是一个没有鲜花□□□、没有人迹□□□□、连鸟儿也不飞的地方。在那里,还有许多地方,没有留下过人类的脚印!然而,撒哈拉却流传着美好的神话,据说沙漠深处有许多闪闪发亮的大金刚石,有无数的宝藏。许多人在“沙漠之舟”——骆驼的帮助下,向撒哈拉进军,可是,谁都没有深入到沙漠的中心。

  每年五月,撒哈拉沙漠被炎热的太阳照着,狂风呼啸,卷起弥天黄沙。这风,被称为干热的“五旬风”。当“五旬风”大作的时候,撒哈拉沙漠更是人迹稀少。

  然而,这年五月,当一架直升机飞过撒哈拉沙漠纵深地区上空时,却看到沙丘上留着一行很明显的大脚印。直升机里坐着埃及《开罗日报》的记者,便请驾驶员把飞机稍停片刻。

  哟,这大脚印也是长方形的,长着五个长方形的脚趾。至于脚底板上有没有长刺,倒看不出来——即使有刺的话,那凹坑早就被沙填满了,无法看出。记者用照相机拍了几张照片之后,自己躺在脚印旁边,用自动照相机拍了一张。那大脚印,有他大半个身体那么大!

  这几张照片在《开罗日报》上发表之后,又轰动了世界。不难看出,撒哈拉沙漠上的奇特的大脚印,跟南极□□□、阿里阿斯火山口的大脚印,是一样的。

  是什么怪物,一会儿来到阿里阿斯小岛滚烫的火山口,一会儿出现在南极严寒的冰原上,一会儿又漫步在撒哈拉沙漠干热的沙丘上?

  事情发生在“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天。在滨海市西郊风景如画的西山,枫叶如火。这里是著名的疗养区,有许多别墅式的小楼房。这里行人不多,十分安静。“1011”会议,就选择了在山顶上一座孤零零的别墅里召开。

  “1011”会议是重要的国防科学会议。这类会议为了保密起见,一般是用会议召开的日期命名的。所谓“1011”会议,也就是在10月11日召开的会议。前来开会的人不多,只有十来个人,就包下这座小别墅,静悄悄地在这里开会。这十来个人,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07”国防工程的主要科学家,分住在小别墅的各个房间。这座小别墅四周有很高的围墙,独门出入,平时,许多小型重要会议,也常在这里召开。

  会议刚开了一天,我公安部门就获悉,奥斯罗间谍机关已经知道“1011”会议头一天的内容。奥斯罗间谍机关隶属于奥斯罗财团,它专门刺探各国的军事情报□□□□、科学情报,以便把最新科学□□、最新技术迅速应用到奥斯罗财团的工厂中去,使这个财团从中谋利。奥斯罗财团专门设立了间谍机构,训练了一大批间谍。这些间谍不同于一般的间谍,他们自称是“科学间谍”。因为这些“科学间谍”一般都具有大学理科毕业的水平,懂得现代科学。他们善于应用现代化的间谍手段,来窃取现代科学的情报。正因为这样,他们窃取科学情报的手段多种多样,要比一般的间谍高明得多。

  10月12日清晨,一辆黑色的宝石花牌小轿车来到小别墅门口索菲亚沙发。金明和戈亮从车里走出来。他们俩都穿便衣。

  金明对这座小别墅可以说是熟门熟路。在门口,警卫战士一见是金明来了,立即放行。金明沿着那铺着红地毯的楼梯,直奔三层会议室。因为会议是在这里召开的,很可能是这个房间里出了问题。

  金明和戈亮站在会议室门口,没有立即进去,而是用精明的眼光扫视了一下整个会议室:天花板上垂挂着大吊灯。窗户都是双层的,玻璃窗开着,纱窗关着。会议室当中是一张长方的大桌子。四周放着四只双人沙发,四只单人沙发。地板打蜡。

  接着,金明和戈亮从手提包里拿出一个小方盒,拉出小方盒上的天线,戴上耳机。金明不断转动小方盒上的调频旋钮,一边侧耳细听。

  原来,金明□□□、戈亮不同于一般的公安侦缉人员,他们深知科学,擅长于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侦破各种疑案悬案。奥斯罗间谍用现代化的科学作为间谍手段,来盗取最新科学情报,而金明□□□、戈亮则以现代化的科学作为反间谍的手段,来侦破奥斯罗间谍的阴谋。

  金明用电子细细检查着。戈亮把细长的探头伸向各个角落。这时,他们俩仿佛成了道地的电子专家。

  戈亮把皮鞋脱掉,穿着尼龙袜在打蜡地板上小心翼翼地走着,尽力不发出任何声响。这位彪形大汉,一下子变得像绣花姑娘一样细心。

  戈亮把细长的探头伸向吊灯□□□□、方桌的背面□□□□、茶几□□、沙发。金明㊣一言不发,只是用不断地摇头,表示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

  当戈亮把探头伸向正上方的那张单人沙发(一般来说,会议的主持人总是坐在这张沙发上)的背面时,金明从耳机里听到轻微的噼噼啪啪声!金明兴奋地连连点头。戈亮慢慢地移动探头,最后查明,当探头接近沙发的前左脚时,噼噼啪啪声最响。

  金明从衣袋里摸出一面小方镜,慢慢移近沙发的前左脚。果真不错,在前左脚朝里的一面,黏着一颗只有图钉那么大小的暗褐色的东西。如果不仔细看,会以为是木头上的节疤呢。金明一看就明白,这是一只微型窃听发射机,它还在那里工作呢!

  这微型窃听发射机,就是奥斯罗间谍集团常用的间谍工具。它是应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设计的,小巧而灵敏度高,能够窃听一百米以内的轻微谈话声,然后把这声音用电波发射出去。这,实际上就是敌人安在会议室里的一只“耳朵”!

  金明轻轻地趴了下去,从衣袋里掏出一个只有橄榄那么小的微型电筒。顿时,一道雪亮的光芒,便照射到沙发底下。

  金明屏着呼吸,观看着沙发底下的一切。沙发底下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蓦地,当金明把微型手电筒㊣换了个角度,从侧面照射的时候,他发现了奇怪的现象:沙发下的打蜡地板上清晰地留着两行脚印!

  金明屡破疑案,不知察看过多少脚印,却从来没有见到过如此奇特的脚印:它是长方形的,五个脚趾也是长方形的,而整个脚印只有一粒绿豆那么小!

  金明被人们誉为“警察博士”,又称“博士警察”,他是一个知识渊博□□□□、留心各种事情的人。他认为,一个公安侦缉人员,应当既是一个专家,又是一个博家□□、杂家。广博的知识使他在破案时思路宽㊣广,能从多方面加以思索。当金明一看到那奇怪的小脚印,马上联想起十年前那轰动世界的旧闻——曾在阿里阿斯火山口□□□、南极冰原□□、撒哈拉沙丘上出现过的大脚印。

  戈亮拿出照相机,想把奇特的小脚印拍下来。金明连连摇手,因为拍照时的“咔嚓”声,会惊动那只沙发下的“耳朵”!

  这奇特的小脚印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如果这小脚印是人的脚印的话,按照比例,这个人只有火柴杆那么高!这么矮小的人,别说比世界上最小的侏儒还小,甚至比小老鼠还小!

  金明沿着脚印追索,发现这脚印是朝沙发左前脚走来的,安装好之后,按原来的路线走回去。走到沙发靠墙处,就不见了。在脚印消失的地方,还有好几个更细小的脚印。这些脚印似乎是一种六只脚的动物留下来的,每个脚印只有芝麻粒那么小,只有三个脚趾,这三个脚趾呈三叉状分开。

  金明看了一下手表,见已是7点30分,离开会只有半小时。时间㊣不允许他们更多的侦查和思索,因为过半小时之后,科学家们便到这个会议室里,继续开会了。

  金明和戈亮悄然退出会议室。他们带着电子来到一楼会议室。他们用电子仔细搜索了一楼会议室,以及会议室附近的树木□□□、走廊□□、厕所□□□、确信没有之后,金明附在戈亮耳边,悄声地对他吩咐如此如此。

  戈亮连连点头,十分赞许金明的意见。金明见戈亮同意了,便又找“1011”会议的召集人商议,他们也欣然同意了。

  这时,已经是7点50分了。金明走进三楼会议室,开始收拾那里的茶杯,不时发出茶杯与茶杯盖之间的碰击声。

  在离开三楼会议室的时候,金明曾抬头看了一下门上的气窗。他注意到这气窗敞开着,外面又未加纱窗。

  当金明和戈亮来到一楼会议室,已是7点57分。科学家们非常遵守时间,正在一个个朝会议室里走去。

  金明把戈亮留在一楼会议室,在会议室里安装了电子,以便在开会过程中随时监视有没有在工作,防止泄密。

  另外,金明还打电话给滨海市公安局,叫他的另一个助手张正立即带着电子搜索器赶来,以便对附近进行搜索,查出用接收机接收来自的电波的间谍。

  金明是一个头脑异常冷静□□□□、遇事不慌不急的人。尽管在别人看来,情况正越来越紧张,他却泰然自若,竟忙里偷闲,信步踱到附近的西山俱乐部,在阅览室里看起“闲书”来了。

  金明早在念小学的时候,就看过这本书。如今重读,依然趣味盎然。不过,这一次他只是着重读第一卷和第二卷。

  第一卷《利立浦特游记》,描写格列佛游历一个奇特的王国——小人国。有一次,他躺在草地上睡着了。醒来时,“只觉得有个活东西在我左腿上蠕动,它越过我胸脯,慢慢地走上前来,几乎来到我的下颌前了。我尽可能用眼睛朝下望,却原来是一个身长不到六英寸□□□□、手里拿着弓箭□□□□、背着一个箭袋的活人。同时,我觉得至少还有四十来个一模一样的人(我猜想)跟在他的后面……皇帝下令给我准备一张床铺。他们用车子运来了六百张普通尺寸的床,就在我房里安置起来。他们将一百五十张小床缝在一块,做成一张长宽适度的床,其余的也照样缝好,四层叠在一起。但是我睡在上面也不见得比睡在平滑的石板地上好些……”

  在这一卷里,格列佛漫游了更为奇特的大人国。格列佛看见海里有一个巨人,“海水还够不到他的膝盖”!这些巨人们的“一个耳光能把一队欧洲骑兵打倒”,叫喊起来像在“打雷”,“胡子茬比野猪鬃还要硬十倍”。巨人国的秣草,也“大约有20米高”,而“猫大概有三头㊣公牛那么大”!

  金明看着看着,又暗暗笑了。金明联想起那桌面那么大以及绿豆那么小的奇怪的长方脚印,心想:如今会不会是斯威夫特笔下的巨人国和小人国,真的出现在世界上?

  直到十一点多,金明才回到山上的那座别墅。这时,一楼会议室里的会议,差不多要结束了。戈亮告诉他,一切正常,没有发现。

  只花了十来㊣分钟,金明与戈亮就在会议室的四壁□□□□、天花板□□□□、地板,安装了八只微型电视摄像机。紧接着,他们就退到隔壁的一个小房间里。

  金明来到隔壁的小房间,把一卷纸挂在墙壁上。在接好电源之后,那一大张白纸上,便出现各种不同的画面。

  这张纸有一扇窗那么大,上面分为九个屏幕,叫作多屏幕电视。其中有一个画面很大,其余八个比较小;

  那八只微型电视摄像机拍摄的内容,分别出现在八个电视画面上。如果你要仔细看清哪一个画面,一按电钮,就可以把这个画面放大到左下角的大画面上。

  中午,是科学家们吃午饭□□□、休息的时候,下午的会议直到两时才开始。然而,金明却认为,从上午十一时半散会,到下午开会,这段时㊣间正是敌人乘机到一楼会议室来安装的时候!

  戈亮用双眼紧盯着那个穿白衣服的人。金明看了一眼,毫不在乎。金明看出那是服务员小沈,她在收拾好茶杯□□□、扫好地□□□、擦好桌子之后,就走开了。临走,把门顺手反锁上。

  已经十二时半了,依旧毫无动静。戈亮对那单调□□、无变化的画面有点厌倦了,金明却精神倍增,用锐利□□、精明的目光注视着九个画面。

  猛地,一个小小的黑点,引起了金明的注意:小黑点从门上敞开的气窗飞了进来,开始在房间里盘旋。后来,小黑点歇在天花板垂下的吊灯上。

  奇迹出现了:从小蜻蜓上,下来一个只有火柴梗那么高的小人!这小人长着长方脑袋,长方身体,长方的脚板,长方的手掌,浑身银光闪闪。它走起路来,非常机灵。它的双手捧着一个扁圆形的东西,看上去像图钉帽子。拿在它手中,按照比例来看,犹如一个普通的人手里拿出一顶草帽似的。

  那小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在吊灯上。它的手十分聪明,并不把那圆东西——微型黏贴在乳白色的灯罩玻璃上,因为那样一开灯,就很容易被人看见。它把那圆东西黏贴在吊灯的金属链条的背面。

  这下子,小人和蜻蜓成瓮中之鳖,无法逃脱。金明和戈亮摩拳擦掌,准备关门打狗,活擒小奸细。不过,金明觉得既然顽敌在握,不如让㊣它再表演一番,看它还有几手好戏。

  小人爬上蜻蜓后,蜻蜓就起飞了。蜻蜓在会议室内盘旋了一圈,便径直朝气窗方向飞去。蜻蜓似乎没有看见气窗已关上,一头撞在气窗玻璃上。顿时,响起了“啪!”“啪!”两声,那蜻蜓与小人便从画面上消失了!

  金明经过刚才的详细观察,已经初步弄清楚了情况。金明断定,那只蜻蜓是一只遥控电㊣子蜻蜓,它能够自动飞行。三楼沙发脚上的微型,也是用这种电子蜻蜓和小人前来偷偷安装的。在电子蜻蜓和小人身上,都装有“自爆装置”,一旦发生危险,就会自我爆炸,销踪匿迹。

  金明所以要拉住戈亮,那是因为会议室内已经安装了。如果急急忙忙地开门进去,在现场叽叽喳喳地研究,敌人马上会听见,给破案工作带来困难。

  金明并不✅急于想到会议室里去。他估计,地上顶多只不过能够找到一些电子元件碎片而已,而目前的关键是赶紧抓住那个进行窃听□□□、遥控电子蜻蜓的间谍!

  下午1点50分,会议室的门开了。服务员小沈进来往热水瓶里灌开水,她像没有发生任何事情似的,哗哗地灌好开水,便走开了。

  科学家们像时钟一样准确,在1点47分,开始陆续进入会议室。在会议室门口的黑板上,写着一✅行字:“第一会议室内发现,请发言不要涉及机密。”

  这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因为只有“耳朵”,不长“眼睛”,所以尽管黑板上大模大样地写着这样的字句,也是无法发觉的。

  下午的会议,从两点开始,又继续进行。科学家们像往常一样,热烈地进行着讨论。会场上,金明除了留一名公安人员在那里观察之外,带领着戈亮□□、张正以及其他公安人员,离开了小别墅。

  金明是这样分析敌情✅的:上午,敌人无法进行工作。因为敌人虽然在三楼的第三会议室安装了,但是那里没有开会,没办法收集情报。一楼的第一会议室里正在开会,但是那里没有,也没办法收集情报。正因为这样,张正在上午没有搜索到敌人。

  在中午,当敌人放出电子蜻蜓的时候,除了金明□□□□、戈亮在屏幕前紧张地工作之外,张正按照金明的命令,正在那里紧张地搜索着那遥控电子蜻蜓的电波来自何方。

  张正的年龄跟戈亮差不多,矮墩墩的,圆脸平头,身体壮实。他经过仔细搜索,已初步判明遥控电波是从一千多米外的另一座山头发出来的。这座山在西边,山顶零零落落有好几座别墅式的小楼房。因为这里是著名的风景区,来疗养的□□、旅游的,就借住在这些小楼房✅里。在旅客中,也有华侨□□□□、外宾。

  从西边的山头,可以清清楚楚看见这边的动静。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金明把所有的人员分散开来,装扮成散步的游客,三三两两朝西边的山头走去。

  张正的判断是不错的,他执着一只塑料水壶,壶里没有水,却装着电子搜索器。当他一边踩着枫叶□□□□、一边向西边的山头走去时,电子搜索器里的“嘟□□□□、嘟”声越来越响,这表明离敌人越来越近了。

  当张正走近西边的山顶时,电子搜索器已经明确查出,在山顶最高的一幢米黄色的二层楼房里,不时发出电波。张正断定,敌人一边在收听传来的声音,一边立即把情报用发报机发往国外。

  金明见张正拧开塑料水壶的盖子,“喝”了三口水,他就明白了:敌人在三号楼内,也就是那幢米黄色的二层楼房里。

  就在这时,一只蜻蜓飞㊣来了,在张正头顶上盘旋。张正一看,便知道电子蜻蜓出动侦察了,马上与服务员小沈手拉着手慢㊣慢散步,看上㊣去仿佛是一对正在谈情说爱的青年人。那蜻蜓盘旋了一会儿,似乎没有发现什么疑点,就飞走了。这时,张正清楚地看见,电子蜻蜓背上,坐着一个小人!电子蜻蜓在别处飞了一阵之后,飞入了三号楼楼上一扇敞开的窗口。

  就在金明□□、戈亮□□、张正□□□、小沈逐渐㊣走近三号楼,离那里只七八米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戈亮突然发现,在门前的一丛菊花下面,有一个寸把长的小人,正在窥视着他们!

  戈亮心里一急,伸出他那双大手,想把这小人逮住。谁知他的手刚一碰到小人,“啪”的一响,小人粉身碎骨,不见了,把戈亮㊣的右手中指也炸出了鲜血。

  金明第一个冲上了二层楼,飞起一脚,踢开了房门,只见一个秃头的矮老头儿,惊恐地站㊣在那里。他戴着耳机,面前是一块多画面的挂壁电视屏幕。他的右手手指,正揿在一个电钮上。金明刚进屋,便听见鞭炮般的噼噼啪啪声。

  说时迟,那时快,金明用激光手枪朝矮老头儿的右手开了一枪。只见一道亮光一闪,矮老头儿的右手离开了电钮,噼噼啪啪的声音也就马上停止下来了。

  紧接着,矮老头儿举起左手,打算把自己的衬衫领塞进嘴巴,金明又用激光手枪朝他的左手开了一枪。矮老头儿不得不把左手放了下来。

  正在这时,矮老头儿大吼一声,一个转身,便朝敞开的窗口跳去。金明眼明手快,一把抓住矮老头儿的肩膀,把他拉住。

  矮老头儿的“三斧头”过去了,没办法,只得乖乖束手就擒。戈亮和张正,给矮老头儿戴上了手铐,并一把扯下了他的衬衫领子——在衬衫领的尖角里,装着一小瓶毒药。矮老头儿刚才把衬衫领子往嘴里塞,便想咬碎玻璃瓶,服毒自杀。

  这矮老头儿是个老狐狸,非常狡猾。一路上,他用电子蜻蜓进行巡逻。门口,还用小人躲在菊花丛中放哨。他用右手揿那电钮,为的是使所有的电子蜻蜓和小人都自我爆炸,以便销毁罪证。

  不过,金明早就预先布置好“锦囊妙计”:他揿亮身边小方盒上的小红灯,就发出紧急电讯号,全队向三号楼发起总攻。另外,这紧急讯号立即也用无线电波传到小别墅的一楼会议室。金明事先与在那里留守的公安人员约好,一旦㊣发来紧急讯号,他就在一楼会议室里大喊:“吊灯上有,吊灯上有。”这样一来,敌人的注意力马上就会吸引到这件事情上面了,公安人员可以乘机迅速向敌人进攻。正因为这样,当金明出现矮老头儿跟前时,他才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这矮老头儿尽管被戴上手铐,依旧顽抗。他大叫大嚷道:“我是来旅游的,来观光的,你们有什么权力拘捕我?我抗议!我抗议!”

  金明二话✅没说,拿出矮老头儿的录音磁带,放给他听。从录音机里传出了“1011”会议的发言声。这时,矮老头儿才涨红了脸,没话可说了!

  这时,金明看了一下手腕上的电子手表,正好下午三点整。从清晨到达西山,到抓住矮老头儿,整个破案过程只花了十个小时。

  矮老头儿被带到了滨海市公安局,经过金明反复交代政策,矮老头儿才下了决心,来了个“竹筒倒豆子”,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和作案的手段。

  矮老头儿不是中国人,由于会讲汉语,被奥斯罗财团的间谍机关看中,当上了间谍。这次,他以电子木偶剧团导演的身份来到中国,进行非法的间谍活动。

  原来,由于金明及时地朝矮老头儿的右手打了一枪,使他的手离开了按钮,所以电子蜻蜓与小人儿没有全部自爆。矮老儿大约带了五百个小人儿□□□、十只电子蜻蜓来到中国。他说自己是电子木偶剧团导演,这些小人儿与电子蜻蜓,是他演电子木偶剧时的“道具”,就这样顺利地躲过了海关的检查。如今,除了自爆了一百多个小人儿和三只电子蜻蜓之外,其余的都还“健在”。

  那小人,叫作“遥控微型机器人”。它跟一般机器人有两点不同:一是个子特别小,二是用无线电进行遥控。

  在每一个小人脸上,都安装了一个微型电视摄像机。小人儿出去了,它所见到的景象,矮老头儿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电视屏幕上有好多画面。这样,矮老头儿同时可以遥控许多微型机器人。

  矮老头儿进行了表演:他不断拨动控制器上的开关,小人儿就时而走路,时而跑步,时而卧倒,时而仰躺。

  当时,那三条新闻一发表,引起了奥斯罗间谍机关的注意。这个间谍机关为了了解世界各国的最新科学动态,订阅了大量科学书刊,用电子计算机把这些科学资料进行分类□□□□、贮存□□、分析。很快的,电子计算机就查出,一个署名“格列佛”的人,连续在三个不同的杂志上发表了三篇论文,一篇是阿里阿斯火山爆发的考察报告,一篇是南极冬季的考察报告,一篇是撒哈拉沙漠“五旬风”的报告。这三个问题,由于人们无法深入到现场,过去无人写过如此精彩□□、富有学术价值的报告。

  奥斯罗间谍机关一看,立即断定,那三条新闻肯定与这位“格列佛”有关。为了弄清楚“格列佛”是什么人,奥斯罗间谍绞尽了脑汁:根据他们的分析,“格列佛”很可能是一个笔名。如果直接写信打听“格列佛”是何许人也,肯定会遭到杂志编辑部的拒绝,因为每一个杂志编辑部都有为署笔名的作者保密的责㊣任。奥斯罗间谍给三个杂志编辑部都写了一封很诚恳的信谈了一大堆读了“格列佛”们大作如何感动之类的话,然后表示有问题要向“格列佛”请教,盼望告知“格列佛”先生的通信处。

  这三个杂志的编辑部,有两个没有答复,只有一家杂志的编辑上了当,复信说,“格列佛”是威尔斯教授的笔名。

  原来,威尔斯教授的绰号叫“奇人”。他从小就爱读各种各样的游记,其中最喜欢的就是《格列佛游记》和《哥伦布传》。他深深喜爱斯威夫特笔下的大人国,深深敬佩哥伦布那种勇敢的冒险精神。这位“奇人”自幼常常沉醉于各㊣种“怪想”:他自己忽然变成了巨人,像哥伦布一样去征服海洋,征服沙漠,征服一切人类未到过的地方沙发脚。

  长大以后,威尔斯㊣成为电子学教授。他秘密地制成了“遥控巨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有十几米高,一只脚便有写字台的桌面那么大。这种巨型机器人可以在海底散步,也可以在海中游泳。

  威尔斯教授制成巨型机器人之后,平时让它躲藏在海底,谁也不知道。在阿里阿斯火山爆发时,威尔斯遥控巨型机器人登上了火山口。由于巨型机器人的脚是用耐高温金属做的,所以不怕火山熔岩。巨型机器人在那里考察了一番之后,便溜到海底躲藏起来。

  后来,威尔㊣斯教授又遥控他的巨型机器人,考察了南极和撒哈拉大沙漠,获得许多极为珍贵的科学资料。

  当奥斯罗间谍找到了威尔斯教授之后,便把他秘密地绑架到奥斯罗岛上去。间谍们认为,那巨型机器人招摇过市,目标太大(威尔斯教授在考察时,是让“巨人”夜间登陆),对间谍工作毫无用处。奥斯罗间谍们想,如果用同样原理,制成微型遥控机器人,那在间谍工作中简直妙用无穷!

  可是,奥斯罗间谍们也深知威尔斯教授的脾气,如果跟他讲明了制造微型机器人的目的,他肯定不干。于是,奥斯罗间谍们花言巧语,对威尔威教授说,制成微型机器人,可以跑到人的肚子里开刀,这样动手术再也用不着划开人的肚皮,大大减轻病人的痛苦。

  威尔斯是一个心地善良而又单纯的科学家。他听信了奥斯罗间谍们编造的谎言,竟然真的制成了微型机器人。

  奥斯罗间谍们用微型机器人盗取了许多国家的科学情报,一直是鬼不知,神不晓。这一次,撞在金明✅的手中,逃不过金明那精明的眼光,才第一次露了破绽。

  矮老头儿答道:“他还蒙在鼓里,还在起劲地制造更小的机器人。他在做梦的时候,也在说,小点儿,小点儿,再小点儿,太大了,病人吞下去的㊣时候,喉咙会疼的!”

  金明听了,感叹万分。半晌,他才说了这样两句话:“多么纯朴可爱的科学家!多么卑鄙可恨的间谍!”